MT磁粉檢測設備器材之試塊認知篇

來源:領翼NDT商城
發(fā)布日期:2024-03-15 14:51
損檢測探傷前需要靈敏度校準,系統(tǒng)可靠性驗證。超聲有聲速校準試塊如斜探頭橫波聲速校準CSK IA試塊,靈敏度校準有橫通孔試塊等。滲透檢測有B型三點式試塊半定量靈敏度試塊等。射線檢測像質計等(類似充當試塊的作用)無損檢測離不開試塊,沒有合適的試塊可以人工加工,在驗證可靠性后投入使用。同樣磁粉檢測用試片和試塊是檢測時必備的工具,試片有別于試塊,簡單說試片精度更高,驗證的內容更趨向定量化。

標準試片的主要用途有:
1) 用于檢查檢測設備、磁粉和磁懸液綜合性能;
2) 用于確定被檢工件表面的磁場方向,有效磁化范圍和大致的有效磁場強度;
3) 用于考察所用檢測工藝規(guī)程和操作方法是否恰當;
4) 當無法計算復雜工件的磁化規(guī)范時,用小而柔軟的試片貼在復雜工件的不同部位,可確定大致較理想的磁化規(guī)范。這邊要注意到試塊不能確定磁化規(guī)范而試片可以。
標準試片制作過程是在純鐵薄片上進行單面刻槽作為人工缺陷制成的。刻槽多數(shù)是在試片的深度方向為U形槽或近似U形,外形為圓、十字線、直線等。
我國常用的標準試片有A型、C型、D型、MI型等,在國外標準試片也稱為QQI,即質量定量指示器。

A1型靈敏度試片

C型靈敏度試片

當探傷面窄小或表面曲率半徑較小時,用A1型試片不能貼在工件表面的時候,使用C1型標準試片國產試片常用規(guī)格見下表,圖形尺寸如下圖所示。試片的標識在有刻槽的一面,左上方是型號的英文字母,右下角是槽深與試片厚度之比的分式。

表 磁粉檢測用標準試片


試片通用名稱的分數(shù)中,分子表示槽深,分母表示板厚,尺寸單位是μm。
各類的板厚為50μm和100μm,槽子的形狀有圓形和直線形兩種。使用的電磁軟鐵板,因為是軋制材料,在磁性方面具有方向性,縱橫方向的磁性不同。
因此,在圓形槽的A型試片上不同方向顯示的磁痕不一樣。退火可以消除這一現(xiàn)象。退火之后的材料與未退火的材料相比,用較小的磁場就可以顯示磁痕。試片的靈敏度確定:通用名稱的分數(shù)值愈小,靈敏度越高就要求用更高的有效磁場才能顯示出磁粉痕跡。
試片簡圖

試片的使用方法:使用試片時,應先洗凈試片上的防銹油。C型試片使用前須先沿分割線剪切成5×5 mm的小片(也可整條片子使用)。用透明膠帶紙或夾具將試片開槽的一面緊貼工件的表面,緊貼時,注意膠帶紙應貼在試片兩邊緣,不要影響試片背后刻槽的部位,工件表面如果凹凸不平,要用銼刀或砂輪打磨平,并除去銹蝕和油脂等污物。在對工件充磁的同時,對試片澆以磁懸液或噴磁粉,當綜合性能合適時,即在試片上顯示出磁粉的痕跡。

其中,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刻槽磁痕最清晰(磁場與刻槽垂直時,漏磁場最大)平行于磁場方向的刻槽無磁痕。如果繼續(xù)增加磁化電流,圓弧形磁痕將沿刻槽加長,且磁痕更濃密。在選用試片時,應根據工件的磁性、檢測面的大小和形狀、要求檢查出來的缺陷性質及尺寸,選擇合適的試片類型。標準試片通用名稱的分數(shù)值,在槽深與板厚之比相等時,磁痕顯示所需的有效磁場大體上相等。分數(shù)值越小,所需的有效磁場強度就越大。標準試片用后必須用溶劑洗凈,用干凈的脫脂棉將溶劑擦干。干燥后涂上防銹油,保存在干燥處。

試片一般在連續(xù)法中使用,試片的磁痕顯示幾乎不受工件材料的影響。在剩磁法中,標準試片的磁痕顯示與工件剩磁有關,但是受工件材料、試片與工件的接觸狀態(tài)、以及工件中產生的磁極的影響,所以,標準試片一般不用于剩磁法。
分享到: